【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】補短板 強弱項 上栗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樂享新生活
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,“實施城市更新行動,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,打造宜居、韌性、智慧城市”“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舉措,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”。上栗縣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,以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為切入點,以城市更新行動為統領,著力補齊城建短板,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注重征求群眾意愿、解決群眾關心的難點堵點問題,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。
11月17日,記者在栗城小區看到,大型機械挖掘機、推土機、施工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,小區面貌較改造前已經有了明顯變化。據悉,栗城小區改造工作包括針對部分污損嚴重區域重新粉刷,新建一處適老用房,因地制宜增加機動車停車位,新建地下雨污分流管網,人行道改造,強、弱電管網入地等。為確保改造工程順利進行,上栗鎮專門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改造工程質量進行不定期檢查,協調監督改造工程的實施,及時發現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,全力確保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順利實施、高效推進、如期完成。
黃臻
上栗鎮城建與資源管理規劃辦副主任
目前栗城小區的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,我們已經完成弱電改造、污水管道鋪設、街道改造、雨污分流等項目工程,并且人行道、停車場工程還融入了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,便于收集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降雨徑流。下一步我們將借助有利天氣,加快項目工程的推進,不斷完善停車場基礎設施建設,為周邊居民添加停車位近30個,最大力度為群眾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。
老舊小區改造,不僅要完善“硬設施”、滿足居民生活需求,還得優化“軟服務”、提升居民生活品質。走進上栗縣保障性住房新民小區,重新粉刷的居民樓、整齊劃一的停車位、干凈整潔的道路,煥然一新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。
柳獎萍
居民
我們小區變化太大了,不但通上了天然氣,外墻還進行了修繕,小區現在不僅“好看”還“好住”。原來,小區附近沒有公園,孩子沒地方玩,老年人也沒地方鍛煉身體。如今,小區里有了籃球場,孩子放學后,總鬧著要來這里玩一會兒。政府所做的民生實事都辦到了我們的心坎上。
位于上栗鎮平安社區的吳楚花都小區,小區始建于2008年,其中,老年居民占比高達60%以上,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加裝電梯成為居民內心最迫切的愿望。家住四十二棟二單元的張老伯是小區第一批入住的居民,買房時他選擇了6樓,因為兒子常年在部隊,如今進入耄耋之年的他成了名副其實的“懸空老人”。在加裝電梯之后,談起生活上的變化,張老伯不禁喜笑顏開。
張慶木
市民
現在電梯裝好了,我們上下樓非常的方便,包括我們去買菜、帶小孩都帶來了很大的便利。
據了解,上栗縣列入計劃改造的老舊小區共有26個。截至目前,花園小區、東順小區、小南京小區等22個小區的改造工程已完成,石板灘小區、栗城小區、中強小區的改造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5%,改造完成后將惠及居民17678戶。
老舊小區改造見證著歷史變遷,陪伴了一代代人成長,一處處老舊小區改造解決了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民生問題,上栗縣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,力求以舊改為契機,增添民生福祉,為群眾交上一份份滿意的民生答卷。
(編輯:李錫念)
來源:上栗縣